东方红1号卫星 东方红1号卫星的作用

2023-03-07 20:52:03

东方红一号发射时间是什么?

东方红一号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的温度环控: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时,为保证卫星仪器舱内正常工作的温度环境,1965年,中科院有机所和硅酸盐所分别负责研制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

有机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一种高辐射有机温控涂层,涂于卫星壳体的内表面,以起绝热作用;硅酸盐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用于卫星外蒙皮的无机温控涂层,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案。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哪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1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系统组成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1米,质量为173千克。

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能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在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三级上试制安装了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固体发动机有力一推使东方红一号卫星按照方案设计进入轨道,中国固体火箭从研制启动到发射成功,只用了3年时间。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时间先后,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按当时时间先后,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当时共做了五颗样星,结果第一颗卫星就发射成功。该院制定了“三星规划”:即东方红一号、返回式卫星和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孙家栋则是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吗?

截止到2022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

东方红一号是197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的,这样算下来居然在太空中飞行了48年。45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意义

东方红一号卫星足有173公斤,远超美苏等国,因为当时的卫星从功能上讲是没多大用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而卫星更大更重意味着你的火箭运载能力就越强,侧面透露的含义就是我拥有洲际投射能力了。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依然在太空运行。它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前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象征。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