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浙里·悦读|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生活?这场读书会专家提供了一种视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数字货币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都想知道。
2020年,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势头强劲,包括英国、日本、瑞典在内的多国政府均在持续推进研发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此同时,正在进行封闭试点测试的数字人民币也引发全球的广泛关注。
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在推进CBDC的路径和方式上有所差别,背后考量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在现有金融运行系统中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数字货币对现有金融体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仍需观察。
就数字货币对大众生活的影响而言,目前尚无确切的答案,但是业界大咖的深入浅出的解读,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判断的视角。
10月27日下午,针对数字货币,由“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成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星空读书会主办的“数字货币时代”主题读书沙龙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六楼芸香咖啡厅举行。
学校首批“阅读大使”聘任仪式在沙龙现场举行
“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由浙江省社科联与钱江晚报共同发起,目前已经有13家读书会以此为平台,进行全民阅读推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吕金海与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王三炼、以及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阅读爱好者共50余人参加了这场读书会。
吕金海与王三炼为“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星空读书会揭牌
这场沙龙,名副其实。星空读书会不但邀请了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辛金国教授作为主讲人,还邀请了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负责人邵俊教授、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娄姚荣研究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刘谆谆博士等青年学者担任分享嘉宾,对诸多话题,进行现场脑力激荡。
辛金国教授以数字人民币为切入点,围绕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运行方式、主要特征、未来前景以及与比特币、电子记账货币的关系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从辛金国教授的讲述中,大家了解到,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运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点对点进行传输的特点,作为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数字货币的支付和交易比较方便,同时也有可以保护隐私等特点。
辛金国教授
那么有了数字货币,现金、第三方支付会被替代吗?辛金国教授认为,数字货币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还是很大的,它会给支付带来方便,促进国家普惠金融的实现,而且,交易的过程可记录和追溯,也不易被修改。
一般来说,数字货币不会完全代替目前的现金和第三方支付,有部分经济活动,会更适合现金和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要求支付双方有只能终端,同时,要求区块链技术非常成熟,才能保证交易正常进行。
显而易见,这种支付方式,更适合年轻人,对于老人和未成年人,会存在一定的使用困难。
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有很多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这种技术目前而言是总体安全可靠,不可篡改的。但是隐患也存在。辛金国教授提到,特别是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为,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一旦有一个人拥有超过其他所有人的算力,就可以篡改交易记录,一台量子计算机可以拥有超过所有传统计算机算力的总和。因此会对区块链安全造成巨大的冲击。当然,从目前来看,这一天还很遥远。
邵俊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了有关数字货币的重要观点,包括密码学技术是数字货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区块链具有单向性与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是否可以贴上中心化标签等。
邵俊教授
娄姚荣研究员则从人类货币史出发,娓娓讲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比特币及区块链的来世今生等内容,并展望了量子计算对数字货币发展的影响。
娄姚荣研究员
刘谆谆博士最后从金融科技的角度介绍了数字货币分类、法定数字货币的优势与风险、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路线、发行运行机制及应用场景等。
娄姚荣研究员
整个分享活动内容精彩丰富,融学术性和科普性于一体,参与人员纷纷表示既感受到数字技术的无穷力量,又增强了对数字时代的无限向往,受益良多。而且,学者们就不同的看法,还进行了进一步的现场探讨,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治学态度的严谨和广收博纳。
除了学者的阐述,这场读书会,还给师生赠送了《数字货币时代——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未来一书》,让话题,在现场探讨之外,拥有了更多可供了解的渠道。
布莱恩·凯利(Brian Kelly) 著
廖翔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